盛世娱乐

以案说法
 
仿真金饰当“真金” 典当铺子屡遭骗
 
日期:2014年01月26日    作者:俞都都    字号:

    在人们印象中,当铺鉴定师总是火眼金睛,能够准确辨识典当物品的真伪、价值。而在现实中,面对花样层出的“造假”手段,鉴定师们却不能每次都识破。近期,杨浦、闵行等地典当行就遇上了这么一个骗子,把裹着“金衣”的银项链当作足金项链典当,屡屡得手。日前,该名犯罪嫌疑人李某因涉嫌诈骗罪被杨浦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

    2012年11月,杨浦区的兴顺典当行(化名)迎来了一名顾客,称要当掉一根金项链。典当行的鉴定师按照惯例对这根项链的成色、形状等进行观察,并进行称重等相关操作,同时发现这根项链的搭扣上敲有“老凤祥”的印记,认为这根项链为足金项链。最终,鉴定师按照当日黄金价为这条今项链估价为1.8万元,扣除手续费后,典当行将1.7万余元交给了典当人李某。

    原本这只是一桩平常的生意,典当行依照规定按章操作并无不妥,然而,此时典当行并不知道这名顾客李某“有问题”。之后,李某又先后来到两家典当行,做的事情却高度相似——典当“金项链”。他为何到不同的典当行典当“金项链”?当李某第三次走进典当行时,他的这一连串让人费解的行为都有了答案。第三家典当行的鉴定师在鉴定李某要求典当的“金项链”时,发现这并非是足金项链,只是一根镀金的银项链。发现该情况后,典当行立即报警。

    到案后,李某承认其用镀金银项链冒充“足金项链”骗取当铺钱款的犯罪事实。经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李某典当的几条项链均为“基体主要为银,表面有金覆盖层”的仿造金项链。日前,经杨浦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十个月,罚金两千。

    检察官释法:办案中,检察官发现由于犯罪嫌疑人摸清了典当行对金饰的传统鉴定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伪造,这种仿真度极高的金银饰品很难被辨别。由于第三家典当行曾多次收到类似仿造金饰,故在鉴定手法上有所调整,进而一举识破李某骗局。

    在此,检察机关提醒典当行业从业者,应对此类高仿“黄金饰品”的典当物品提高警惕,注重鉴定师资质培训和能力提升,用多元化的鉴定方式予以甄别,不断改进鉴定技能,切莫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同时,建议典当行业建立内部信息互通机制,加强同业共同防范,避免类似诈骗手段在不同典当行屡屡得手。

 

 
 
 
 
 
盛世娱乐-盛世娱乐开户-盛世中华娱乐城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的屏幕分辨率和6.0以上版本的IE来访问本站
备案号:沪ICP备060250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