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境外人士,编造各种借口借用他人银行卡诈骗钱财的手段早不新鲜。为了玩转这一并不高明的骗术,骗子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把目标锁定了校园里涉世未深的女大学生,居然一骗一个准。日前,该犯罪嫌疑人郁某被黄浦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依法提起公诉。
热心助人竟落入骗局
23岁的小李是本市东北片某知名高校的学生,今年5月7日,她遇到一年轻男子。“他自称是外地人,来找同学,让我为其指路,并称自己的手机是澳门的,不能拨打本地号码,想借用我的手机。于是,我将手机借给他,打完电话后他说,同学不在该校,自己人生地不熟想要我帮一下忙,然后给我出示了澳门的身份证,名叫林伟豪,又说他的银行卡消磁了,不能入住酒店,需要借我的卡转账。”
小李觉得这名男子看上去挺老实的,便轻信了他的话,而自己手头正好有一张空卡,就给了他。
这名男子拿到卡后,翻来覆去看了一会,说这卡不是VISA的,不方便转账。很快,一名广东口音的女子拨通了小李的电话,她自称是该男子叔叔的秘书,还说为他准备好了住酒店的钱。
这名男子面露喜色,向小李借了手机走到一旁打电话,谁知,小李一个不留神,男子居然就没影了。小李这才明白遇到了骗子。
假造身份专骗女大学生
25岁的郁某来自安徽农村,虽然年纪轻轻,但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因嫌在老家种地赚钱不多,今年3月,郁某像许多农民兄弟一样,留下妻子在老家务农,只身来上海寻找工作。
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找工作十分困难,而那些累活脏活又都不愿意干,以至于到上海快2个月了,依然无所事事。坐吃山空的郁某开始走起旁门左道,他想到在老家听人提起用老外身份诈骗钱财的事儿,又看到马路边经常有一些制作假证的小广告,于是郁某便花了100多元钱制作了一张新加坡居民身份证,摇身一变成为了所谓的境外人士“林伟豪”。
万事俱备后,郁某开始有意识地选择作案目标,最后决定专门找大学里的女学生下手,用他的话说“女大学生比较单纯,容易上当”。今年5月上旬,郁某在本市各大高校先后六次假冒澳门人骗取女大学生信任,骗得两部手机和6500元人民币。
郁某六次诈骗的手法如出一辙:先选定目标搭讪,再编造理由借手机、借银行卡,并趁机表露自己“外籍”身份,最后骗走被害人手机或诈骗钱财,随即逃之夭夭。
检察官提醒:助人不忘自我保护
郁某的骗术并不高明,所持有的假身份证也与他自称的“澳门人”身份并不符合,言语中目的性强,漏洞颇多,理应很容易穿帮,然而他竟屡次行骗得手,分析原因,其借用的“境外”身份给他带上了镀金光环,客观上降低了学生的防备心理,再加之女大学生涉世未深,心性善良,警惕性不高,使郁某行骗屡屡成功。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人们的善良和同情心进行诈骗,虽然手法并不高明,但一些涉世未深的在校学生往往容易钻入骗局。在此,检察官提醒广大在校大学生,遇到求助者时在热心帮助的同时,也应注意保护好自己,切勿轻易将手机、银行卡、大额现金等贵重财物交给对方,亦不要跟随陌生人到陌生地点,特别当对方提出不恰当要求时,更要提高警惕,发现异常不要与之纠缠,应寻找机会离开并马上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