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0后女性为了追求物质享受,以各种名义骗取好友的财物6万余元。日前,黄浦区检察院以诈骗罪对被告人文某提起公诉,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
贪图虚荣 诈骗好友
而立之年的文某每月的工资仅能维持日常开销。看到身边不少朋友穿戴体面,出入高档场所,文某也为之心动,觉得那才是她应该过的生活。虚荣心作祟,她开始通过旁门左道来敛财。
去年2月,文某得知好友苏某正在法院办理离婚,而且想尽快结束这场官司。文某觉得有机可趁,便打着“有个同学在法院任职”的幌子,向文某索取6000元疏通费。苏某基于对文某的信任,马上就将5500元现金给了她。尝到甜头的文某并未餍足,她以“写离婚状”、“帮助调取相关证据”等名义一再向苏某索要钱财,又骗取了苏某3800元。然而,每当苏某问起官司的进展时,文某都会百般搪塞,之后便不了了之。
去年9月,在得知同学阿兵要买摩托车时,小文觉得赚钱的机会又来了,于是谎称可以托人买到便宜的摩托车和牌照。阿兵看到文某的报价比市场价低不少,便信以为真,先后6次向文某汇款5万余元。为了表达谢意,阿兵还给了文某购置了价值6千余元的化妆品和2900元的“好处费”。
挥霍钱财 锒铛入狱
眼看钱财来的如此容易,贪图享受的文某更是挥霍无度,但付钱购车的阿兵却心急如焚。眼看着钱已支付,但车和牌照却始终没有消息,阿兵找到文某交涉。文某自知纸包不住火,便承认了诈骗的事实,并答应还钱。
然而,钱已被文某挥霍一空,所谓的还钱也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去年12月,当阿兵再次找文某催讨钱款时,两人发生激烈争执。周围的邻居听见后报了警,民警赶至现场在了解情况后将文某带到了派出所。
到案后,文某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她在提审如此说道:“身上的钱都用来买化妆品、奢侈品,外面又欠了好多债,实在没办法就想到了用这种方法来骗人。”直到面对冰冷的手铐时,文某悔不当初,但为时已晚,她必须为自己的贪得无厌“买单”。
检察官点评:追求美好的生活品质无可厚非,但却要量力而行。本案中,被告人文某为了一时的物质享受,竟铤而走险,向身边朋友实施诈骗,最终身陷犯罪泥潭,锒铛入狱,其教训令人警醒深思。
在此,检察机关提醒广大女性,要树立正确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味追逐高档商品、奢侈品,沉迷于物质享受,最终只会使自己成为金钱的奴隶,反而无法体会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