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期,她以求学之名远赴日本,并在当地结婚成家。离异归国后,她穷困潦倒,竟以种种理由骗取身边人钱财百余万。日前,杨浦区检察院对涉嫌诈骗罪的王琼依法提起公诉。
借口繁多 欺骗“枕边人”
90年代初期,王琼远赴日本留学。学成后,她并没有按期回国,而是选择作为“黑户口”留在当地打工,并结婚成家。婚后不久,王琼与丈夫离婚,挺着大肚子回国待产。生下女儿后,王琼靠当日语翻译以及做些小生意赚钱。
2010年5月,王琼在棋牌室里认识了一个名叫刘伟的男子,两人很快建立起了恋爱关系并同居。两人共同生活期间,王琼就开始以种种借口向刘伟“借取”钱款。例如要为外婆和父母购买墓地,归还拖欠前夫的欠款,合伙做生意缺少资金,以及赌博输钱等。
当王琼三番五次向刘伟借钱后,刘伟不禁心生疑惑,但当他见到女友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自己智障的儿子时,却又心软了。见男友对自己的请求都一一满足,王琼更加肆无忌惮。两年多,王琼先后以各种理由向刘伟借了89万余元,且一分未还。
唱作俱佳 诈骗“好闺蜜”
除了在"枕边人"的身上"花尽心思",王琼对身边的好姐妹也豪不手软。2011年时,王琼时常光顾小区门口的小店,一来二去,便与店主冬妹相熟,两人很快成为了"闺蜜"。由于有日本打工的经历,王琼就总是对冬妹吹嘘能帮人到日本打工挣钱,希望冬妹帮自己在小区里宣传。不久,冬妹给王琼带来了好消息,小区里的一些居民对出国打工很感兴趣。于是,王琼假借劳务输出之名,收取了每人3000元的“手续费”。
"手续"办理期间,王琼又来到冬妹家中求助,称父母多年前为他人担保了300余万债务,如今债权人上门索要,老两口无力偿还,想要向冬妹一家借40万元救急。40万可不是个小数字,相当于冬妹一家几乎大半生的积蓄。对于如此唐突的请求,冬妹和她的丈夫自然不予应允。然而,遭到拒绝的王琼没有就此罢休,她多次登门拜访,声泪俱下地叙述父母的境遇,又声称自己有一套住房可以卖了还债,但时间上太过紧迫,望好友能够帮自己度过难关。
冬妹看着好友为难的样子,不禁有些心软。在与丈夫商量之后,冬妹最终还是决定将唯一一套自住的房屋拿去抵押,把除去利息后的30余万元悉数借给王琼。对此,王琼则表示出万分感激。
东窗事发 众叛亲离
正当王琼的亲人朋友都以最大的诚意帮助她、关心她的时候,她竟然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失踪了。刘伟和冬妹多次向王琼的手机打电话和发消息,皆无回音,承诺的出国打工也没了消息。两人在三番五次追讨无果的情况下向警方报案,控诉了王琼诈骗敛财的全过程。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时了解到,王琼压根无法证明其所联系的劳务输出确有其事。父母欠债、买墓地、合伙投资等等借款理由也都子虚乌有。到案后,王琼向承办检察官辩解称,她之所以以各种名义敛财,是因她与前夫的女儿患上了脑癌,急需巨额医疗费。但当检察官就此事询问王琼父母时,老两口的回答却与王琼所言南辕北辙。
在王琼父母看来,外孙女自小由他们亲自抚养,而作为孩子母亲的王琼却总是摆出事不关己的姿态,既不愿出钱补贴家用,也不关心外孙女的成长点滴。当外孙女确诊患上脑癌晚期后,王琼也只来探望过几次,根本没有承担起一名母亲应尽的责任。王琼骗来的巨额钱款中,只有1万余元用于女儿的医疗费,其余均被其挥霍一空。说到这里,王琼的父母一边讲述一边摇头。
日前,杨浦区检察院对涉嫌诈骗罪的王琼依法提起公诉,等待她的将是法律的惩处。
检察官说法:本案中,王琼多次利用男友、闺蜜对其的信任,大肆行骗,不仅寒了众人的心,更对那些愿意相信她、帮助她的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创伤。王琼不仅将面对法律的惩处,更将面临众叛亲离的悲惨情景。
与人交往,诚信为本。在此,检察官也希望广大市民以此案为戒,在生活工作中坚守内心的道德与良知,绝不触碰法律的“高压线”,多一份知足,少一丝贪婪;多一份珍惜,少一点怨怼;多一份勤奋,少一些懒惰,用辛勤的双手创造富足生活,共同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