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金山区的蔡先生由于征信记录留有污点,无法办理房贷。情急之下,蔡先生竟轻信他人,被以删除信用污点为由骗去了两万余元。日前,经金山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实施诈骗的徐某被金山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罚金一万。
花钱就能删信用污点?
“真是急死人了,原来我的个人信用记录有污点,办不了贷款!”2013年12月初,满心欢喜到银行申请贷款准备买房结婚的蔡先生竟从工作人员处得知,因之前有一笔信用卡消费逾期未还被系统记录在案,贷款暂时无法办理。
“要是银行能删除信用污点就好了!”急得团团转的蔡先生想到了徐某。蔡先生曾听闻徐某是个“能人”,人脉很广。抱着一线希望,蔡先生找到徐某请教有无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事情有点麻烦......不过,还是有解决的渠道的。”徐某了解情况后说道。他表示,一般情况下是无法删除不良信用记录的,但自己银行里“有人”。“我有个亲戚在银行工作,可以通过关系向央行打报告,就说之前的记录在报送中出现了错误,再想办法删掉你的记录。”知道徐某有能耐删除信用污点,蔡先生欣喜万分,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骗局一场钱财损
“你先给我一万元交际费,我帮你打点一下。这事包我身上,十天后你就清清白白。”徐某信誓旦旦地保证。为了能早日拿到贷款,蔡先生立即将一万元现金交给对方。
岂料十天后,蔡先生再次到银行查询自己的信用记录时,却发现逾期还款的记录并未消除。“别急,我亲戚说最近银行查得紧,还需要些详细资料,你把身份证复印件、信用记录报告都交给我。”面对蔡先生的质疑,徐某耐心地解释道,同时他又提出要求:“再给我一万元吧,最近银行换了部门领导,需要走动走动。”见对方语气诚恳,蔡先生还是听从了他的“吩咐”,又给了一万元“交际费”。然而,拿到钱的徐某在接下去的一个月彻底人间蒸发。
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的蔡先生立即报案。很快,已逃到外地的徐某被警方抓获归案。到案后,徐某交代了一切:“我根本不认识什么银行的人,都是胡扯。我之前赌博欠下了一笔高利贷,所以就想办法骗钱应急了。”
金山区检察院审查认为,徐某虚构事实,编造谎言,以删除信用污点为由实施诈骗,数额较大,应追究刑事责任。近日,经金山区院提起公诉,法院判处徐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罚金一万。
检察官说:征信记录被称为个人重要的“经济身份证”,对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立起到重要作用。个人征信记录不仅关系到申办信用卡,甚至申请房贷、车贷等都得由银行先行查看申请人的个人信用情况,如果信用记录有污点,将会被列入黑名单。
近年来,征信制度越来越完善,具有严格的工作程序和监管机制,无法轻易修改。检察官提醒广大市民,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应恪守诚信,切莫留下污点,否则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