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越来越青睐通过手机订餐平台,足不出户享受美食。然而,在普陀区检察院近期办理的一起案件中,多位订餐者接到“商家”要求“提供支付宝付款码,以补齐差价”的电话,最终账户被盗刷,损失惨重。
付款码数字一给,竟把外卖吃到了天价
刘女士没空下厨的时候总爱叫外卖到家。2018年1月29日,她在网络订餐平台下单后不久,收到自称是店家员工的电话,说是要加收2元打包盒,建议让刘女士直接提供支付宝付款码数字,这样方便点。刘女士一听,没想那么多,打开支付宝将付款码数字报给了对方。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她收到短信被告知支付宝绑定的银行卡被刷去了2000元。
经普陀区公安侦查,像刘女士这样的受害人不在少数,被骗的手法如出一撤,比如餐品小份缺货更换大份加2元钱为由等。这类新兴网络作案手法让毫无防备之心的多名顾客中招受骗,于是纷纷向订餐平台反映,直到案发。
检察官介绍,犯罪嫌疑人先是注册虚假口碑商户,而后通过“兼职骑手”获取点餐者支付宝付款码数字,再利用口碑套取点餐者支付宝所绑定的信用卡金额。
注册虚假口碑商户网罗付款码提供者
犯罪嫌疑人唐某今年22岁,一直以帮母亲卖水果为生的他,总想着另谋财路。唐某发现口碑商户收款里可以直接输入十八位支付宝付款码而收钱的功能,也就是说,如果他人支付宝绑定的银行卡里有钱的话,十八位付款码一输,口碑商户即可收到钱。
发现这一方式后,他找到了在口碑QQ群里认识的的王某,王某声称自己可以开同名同姓的口碑商户。于是,唐某在王某的帮助下成功注册了口碑商户,并关联了自己的支付宝账号。而后,唐某在QQ群里打广告称:有没有做付款码工作的,可以提供十八位付款码给他,套取钱款后分成42%。QQ群里的人大部分和一些送餐的“兼职骑手”有联络,一下子明白了唐某的心思,陆陆续续提供了40多个单子给唐某。赚钱野心越来越大之后,唐某越是不想收手,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唐某一伙人终是难逃法网。
检察官说法
犯罪嫌疑人唐某、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涉嫌信用卡诈骗罪,现已批准逮捕。
在此,检察官提醒广大市民,打开支付宝付款码上的数字条时,会出现一行提醒:“付款码数字仅用于付款,为防诈骗,请勿转发他人”。若将付款页面截图,则会出现一行提醒:“该码仅用于付款,请不要发给他人。”随着移动支付逐渐普及,各种新型网络诈骗手法也层出不穷,在使用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工具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将付款码页面拍照发给别人,也不要向其他人提供付款码上的数字,以免造成资金损失。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