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谋取私利,某商务咨询公司女老总伪造并指示员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以骗取海外签证,熟料尚未出境便东窗事发。日前,经黄浦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老总徐某和员工胡某因犯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双双获刑。
现年50岁的徐某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商务信息咨询公司,其中一项业务就是为客户提供办理出国签证服务。去年9月,晓晨经人介绍来到徐某公司咨询出国签证手续,并委托徐某代办出国商务签证。徐某一口答应,并表示只要提供护照、户口簿等证件就能“搞定”。
事实上除了护照、户口簿等材料,办理商务签证还需要企业法人经营执照、工作单位证明、银行存款证明等一系列材料。而在与晓晨的交谈中,徐某发现她无法提供相关申报材料,但为了谋取高额的咨询费用,她无视相关法律政策,向客户夸下海口。
材料不符合条件,肯定办不了签证,怎么办?徐某心中有自己的“小算盘”——造假。徐某从黄牛手中购买了一套专门生成假证件的软件,利用这套软件自己制作或指使公司员工小胡制作伪造的企业法人经营执照、工作单位证明、银行存款证明、户口本、房产证、机动车行驶证、保险合同等相关材料,并提供给领事馆成功骗取了签证。
顺利完成了一单“业务”,收取了3万元费用后,自以为瞒天过海的徐某又忙不迭地开始为下一单“业务”忙碌起来。不料领事馆工作人员在审查晓晨的签证材料时发现了蹊跷,并及时照会国家相关部门,公安机关当即介入开展调查,及时在机场阻止了晓晨的出境。
黄浦区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徐某、胡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已触犯刑法规定,应以涉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院经审理对两名被告人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依法判处徐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胡某拘役四个月缓刑四个月。
检察官点评:办理出国签证需提供相应材料,一旦因申请材料作假,申请人将面临我国短期内限制出境的风险,以及有关国家拒签或永久性拒签的处罚;申请人在明知申请材料造假的情况下甚至可能触及刑法,成为偷越国边境犯罪的共犯被追究刑事责任。
在此,检察官提醒需要办理出国签证的市民,办理签证前可向相关领事馆咨询办理签证的流程及所需材料,或委托有资质的正规公司代办签证,切勿存在侥幸心理,轻信一些中介公司所谓的“不需提供完整材料就可办理出境手续”的说辞,否则或上当受骗,或面临拒签、限制出境,严重的更可能受到刑罚。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