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娱乐

以案说法
 
短期借贷遇上地下钱庄 拘禁殴打被迫“工作”两月
 
日期:2013年11月04日    作者:牛伶    字号:

    尽管“高利贷”的危害广为人知,但是当对金钱的需要迫在眉睫,却无法迅速从银行得到贷款或从亲朋处筹措到钱款时,许多人还是会将目光投向放高利贷的所谓“短贷公司”。

    近期,公安机关侦破了一起通过殴打、拘禁等手段,催讨高利贷欠款,涉嫌非法拘禁罪的案件。陈立超是这起非法拘禁案件的被害人之一,案发时,他已经在这家“地下钱庄”“工作”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日前,犯罪嫌疑人王奇伟、刘华民等多人被虹口区检察院以涉嫌非法拘禁罪依法批准逮捕。

急需资金找上“短贷公司”

    今年4月9日,因资金周转不灵,陈立超经人介绍来到了晨威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下称“晨威公司”),见到了公司的总经理王奇伟和总负责人刘华民。很快,双方谈妥了一笔为期1个月,日利率1.8%的3万元短期贷款。

    然而签约时,业务员却将一张写着“借款金额5万元,债权人刘华民”的借条递给陈立超,要求他签名,并解释道:“没关系的,这只是说说而已,实际上是不用还那么多的。”最终,急需资金的陈立超虽心存疑虑,却还是在借条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将身份证和户口本原件及房屋使用凭证的复印件交给了对方。办完手续后,陈立超如约拿到了借贷的3万元现金。

无力偿还竟被非法拘禁

    一个月的还款期限转瞬即至。5月8日,陈立超接到了来自晨威公司的催款电话。“陈先生,您借贷的5万元贷款已经到期了,请尽快归还。”“不是说好3万吗?”“借条上白字黑字写着,当然是5万!”面对陈立超质疑,电话那头的业务员顿时变了语气,无奈的陈立超只得请求对方宽限几天。

    5月27日,之前介绍陈立超向晨威公司借款的朋友建议他向其他短贷公司借钱以偿还前债,由于无力偿还借贷的债务,陈立超同意了。到了约定酒店,陈立超感觉不对劲,所谓“其他公司”的业务员竟叫来了晨威公司的刘华民,同时跟来的还有一个名叫张光飞的男子。两人不由分说地将他带上了车,一路上,陈立超试图向对方解释无力偿还贷款的种种苦衷,却未得到对方明确的回应。

    陈立超被带到晨威公司的催讨部办公地,一进门,几个素未谋面的男子便冲上来对着陈立超一顿拳打脚踢,很快陈立超便失去知觉。苏醒后,陈立超被带到了隔壁的办公室,被迫再次签下数张欠条,理由是逾期不还增加的利息。随后,几名男子驱车将陈立超“押送”到自己家里,逼迫陈立超的母亲代为偿还贷款。在索讨未果的情况下,他们将陈立超“软禁”在一家洗浴场内,并对他严加看管。

催讨未果强迫“工作”

    之后几天,在催讨部员工的“陪同”下,陈立超走访了多家“短贷公司”,被要求用借来的钱来偿还拖欠晨威公司的贷款。此时,陈立超意识到这样做只会使债务越滚越多,他无力反抗,只能想方设法使短贷公司拒绝向其提供贷款。

    几次贷款不成后,陈立超便被要求为晨威公司“工作”——白天,他是清洁工,一边打扫卫生,一边被迫不断打电话联系家人和朋友替他还债,还时不时被人泄愤暴打一顿;晚上,则被安排在小宾馆严加看管。时间长了,陈立超发现,像他这样不敢反抗的“特殊员工”为数不少:满脸伤痕的“清洁工”;被胁迫开车送人出去讨债的“司机”;被“搜身”后浑身是伤的“客人”……直至警察找来,才终结了他们的苦难的日子。

“高利贷”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从公安机关移送提请批准逮捕材料,到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审查期限仅为7天,面对十余名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述的反复,承办该案的赖检察官在分别提审各犯罪嫌疑人,倾听其供述与辩解后,充分核实相关证据,厘清了案件的基本事实,一个分工明确,组织严密的犯罪集团浮出了水面:

    王奇伟,晨威公司总经理,负责整个犯罪集团的运作,并提供贷款资金。刘华民,催讨部的总负责人,负责账目运作及日常管理。晨威公司中最主要的就是催讨部,下设两个催讨小组,在刘华民的指挥下开展催讨,成功收回贷款后,催讨部成员与王奇伟按约定分享利润。

    检察官指出,此案中犯罪集团的特征十分明显,他们有明显的首要分子,有共同的目的、计划、分工和较固定的组织联系,重要成员固定或基本固定。由于犯罪集团人多势众、气焰嚣张、横行无忌、手段凶残,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危险性。根据刑法第238条的规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构成非法拘禁罪,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在陈立超等被害人无力按期还欠款的情况下,刘华民等人采取暴力或以使用暴力相威胁的方法,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其行为已经构成非法拘禁罪,且具有从重处罚的法定情节。

    检察官说:这家所谓的“短贷公司”在放贷之初就存在许多显而易见的问题:无需任何担保、扣押身份证及户口本的原件、苛以超高利率、与实际所得金额不符的借条……这些异样本该引起被害人的警觉,但由于被害人急需资金,丧失了理智判断与评估风险的能力,最终一步步落入陷阱,身陷“高利贷”泥潭。为此,任何人在融资借贷时,一定要通过正规的金融机构或有资质和信誉的小额借贷公司,避免陷入“高利贷”陷阱。

    (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盛世娱乐-盛世娱乐开户-盛世中华娱乐城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的屏幕分辨率和6.0以上版本的IE来访问本站
备案号:沪ICP备060250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