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娱乐

以案说法
 
房产中介设骗局 合同诈骗被公诉
 
日期:2014年01月15日    作者:俞都都    字号:

    房产交易涉及不动产与巨额资金交易,可马虎不得。为了顺利完成买卖房产,许多市民会选择通过房产中介机构办理房屋买卖,不仅许多繁琐的手续可以由中介引导办理,省去不少麻烦,中介机构作为第三方,还可对房产的顺利交易起到一定保障作用。然而,个别房产中介从业者却违背职业道德,利用买卖双方对中介机构的信任,动起了歪脑筋,设置骗局诈骗买房人定金和购房首付款。近日,杨浦区检察院就办理了这样一起案件,房产中介刘某、丁某和张某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依法提起公诉。

    “80后”的刘某来自江苏,学校毕业后来到上海打工,干过的行当不下20个。其中一次房产中介从业的经历让他看到了房地产中介市场的巨大盈利空间。于是刘某用积攒下的资金在杨浦区开设了一家小型房地产中介公司,在其努力经营心下,一年也有数十万的的净利润,让刘某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事业有成的刘某并不满足,想要继续扩大自己的生意。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另起炉灶加盟了一家化妆品零售企业,并投资了大笔资金。不料,化妆品零售的生意十分惨淡,直至去年1月,亏损已达一百多万。即使刘某将房地产中介的盈利全部填补亏空,依然需要借贷巨额债务度日。面对日复一日的高额利息,刘某打起了利用房产中介公司大捞一笔“救急”的歪主意。他利用房产中介的优势,依照客户杨先生在店内挂牌出租的房源信息制作了一本假房产证,并以此设下陷阱,伺机实施诈骗。

    被害人伍女士希望在杨浦购置房产,便到刘某的中介公司进行咨询。刘某向伍女士极力推荐杨先生的这套房源,谎称自己具有杨先生的售房代理权,并拿出“房产证”以示证明。伍女士基于对中介公司的信任,相信了刘某的说辞,也对这套房源也十分满意,就与刘某的中介公司签订了房屋买卖居间协议,并支付了购房定金二万元。

    二万元对于刘某的巨额债务只是杯水车薪,为了骗取更多钱款,刘某又伙同张某冒充杨先生,拿着一张伪造的身份证与伍女士面对面沟通“买房”事宜。在刘某的精心策划下,伍女士并未起疑,很快就与“杨先生”签订了房屋买卖交易合同,随即支付了首期房款共计人民币四十万元。眼见钱来得如此容易,刘某内心窃喜不已,通过上述方法开始肆无忌惮地敛财。

    “90后”的丁某是刘某的老乡,曾在刘某的中介公司内就职。熟悉中介业务后,丁某自行创业。去年5月,刘某和丁某结伙,通过上述手段诈骗,骗取被害人奚先生和施女士首付房款共计八十万元。

    纸包不住火,谎言终要揭穿。东窗事发后,刘某、丁某被公安机关抓获。近日,犯罪嫌疑人刘某、丁某和张某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杨浦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

    检察官说法:近年来,本市房屋中介市场发展迅速,然而由于利益驱使,个别房地产中介为促成交易、谋取私利等,不惜违法犯罪,损害购房人权益,破坏房产交易的正常秩序。在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刘某因巨额债务铤而走险,丁某也为谋取利益以身试法,其行为不仅毁掉了自己的事业前途,更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在此,检察官提醒广大购房者,由于房屋交易所涉资金巨大,更要谨慎行事,对购买的房源应多方核实,切勿听信卖房者或中介的一面之词。如心存疑虑,购房者可至房地产交易中心对房产信息进行查询,或偕同卖家持房产证至房地产交易中心进行产证真伪识别,确定卖方信息和产权信息均为真实再行交易,避免遭受财产损失。

    同时,该案也暴露出房地产中介行业的一些问题,检察机关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加强监管,适当提高房产中介行业准入门槛,对于房地产从业人员的资质审查严格把关,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盛世娱乐-盛世娱乐开户-盛世中华娱乐城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的屏幕分辨率和6.0以上版本的IE来访问本站
备案号:沪ICP备060250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