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一批涉嫌假冒国际知名品牌的箱包在从上海销往非洲时被海关查扣,货值达40余万元。静安区检察院闻讯后,联合区公安、法院,以及被侵权单位提前介入,对涉案赃物的图案标识是否构成侵权进行了现场比对。
静安区检察院金融和知识产权科副科长毛文静表示,2013年以来该院办理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90%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隐蔽化、网络化、复杂化”是该类犯罪的新趋势。
服装店里没有标价的“配饰”
“暗格、隐形门,甚至冲击钻才能撬开的储藏室,现在销售假名牌早已脱离了拿着宣传册在路边低声吆喝的模式。”毛文静检察官说着,拿出了前不久针对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案件制发的《检察建议书》。
李梅是一家服装店的老板。自2012年底开始,她从台湾、香港、韩国以及本市七浦路等地陆续低价购进假冒国际知名品牌的商品。在她的服装店内,这些假冒的商品并没有标价陈列,而是作为她出售服饰的配件,巧妙地点缀在衣物的旁边。看似并不出售的饰品,只有在客户询价时才会告知价格。对于有兴趣的顾客还会打开暗格展示更多款式。
2013年3月,公安机关对李梅的服装店进行检查时,当场查获标有“LOUIS VUITTON”、“CHANEL”、“ROLEX”等商标标识的商品共57件。经鉴定,这些商品均系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按照相应正品市场价格,确定货值为人民币142万余元。2014年2月,静安区检察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李梅提起公诉。
承办检察官办案中发现,服装店租借的房屋系市级事业单位所有。为了维护区域商业形象,延伸办案效果,静安区检察院向该单位制发了检察建议书,建议加强对租赁商户的前期审核、中期监管,若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应及时举报。该单位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意见,表示将引以为戒。
此外,金融和知识产权检察科多次联合区工商局、知识产权部门等,对区域内售假较为集中的场所开展法制宣传、综合治理,促使商户规范经营,效果显著。
皇冠网店破万销售记录的背后
毛文静检察官表示,随着执法机关对销假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不少售假商户开始向网络转移。网店售假、朋友圈售假成为此类犯罪的新形式。前不久,静安区检察院就办理了一起网上销售假冒“Logitech”(罗技)的无线演示控制器(即激光笔)的案件。
打开淘宝网输入“激光笔”、“罗技”这些关键词,网页会跳出“上海华诚数码”这家网店。店内罗技的激光笔、翻页笔品种甚多,价钱比官方网站便宜好几倍。罗技(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注意到这个情况后,发现这家店未经公司授权,便报案。
经查,上海华城数码网店是李佳及其妻子共同经营的。两人租用了房屋堆放货物,并用多台电脑同时上网接单,生意十分火爆。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李佳的网店共交易成功4千余单,销售金额共人民币42万余元。在出租屋内还查获了待销售的假冒“Logitech”注册商标的R400无线演示控制器820个。最终,静安区检察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李佳依法提起公诉。
据统计, 仅去年静安检察院就办理涉及网络犯罪案件38件60人,其中金融和知识产权检察科办理的涉及网络犯罪案件61%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检察机关已对网络犯罪进行专题调研,健全专办机制,加大网络犯罪打击力度。
检察机关“亮剑”斩断销假利益链
静安区检察院在办案中发现,售假或购假案件中,二人以上共同犯罪近七成,具有家族性、地域性的特征。这些人员易形成团体,互通进货渠道、共享黄牛资源和买假客源、相互帮助逃避监管和查处,形成利益链。这给查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制造了难度。
此外,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也呈现出“高度仿造”和“变相仿造”两个方向。制假售假的商家要么运用各种设备、原料极力仿造接近正品,采用“尾单”、“原单剪标”等字眼吸引顾客;要么仅对商品的样式、图形进行仿冒,或者改变商品颜色,企图误导公众“打擦边球”。为了准确判定商品是否属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检察机关加强了与国际知名品牌公司的联系,与公安、法院共同形成打击合力。
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没有优秀的产品。然而,不少民众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对低价“名牌”则趋之若鹜,这也给侵权犯罪的滋生提供了养料和空间。在此,检察官希望广大市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自觉抵制假冒名牌商品,共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案件当事人使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