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购的兴起,让快递已经成为我们便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如何处理快递盒上写着的姓名、手机号码、详细地址等重要个人信息却成了恼人的“小麻烦”。为了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人们或是费力撕下牢牢粘在快递盒上的快递单,或是用涂抹、刀刮、沾水等方式将重要的个人信息抹除。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一名男子竟将快递包装点燃扔进了垃圾房,险些酿成一场火灾。日前,静安区检察院以放火罪对该名男子王某提起了公诉。
2016年5月13日深夜,静安区某创意园区正在巡逻的保安突然发现园区内的一个建筑垃圾房起火,火势已经蔓延至整个垃圾房。幸运的是,由于火情发现及时,消防队员迅速赶到现场处置,将火势扑灭,没有造成人员损伤。但深夜突如其来的火灾,让园区物业觉得十分蹊跷。调看监控录像后发现竟是人为放火导致。2016年5月19日,公安机关对该起放火案立案侦查,并于同日将涉案的王某抓获。
经审查,现年37岁的王某经营着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的办公楼就在事故发生的创意园区。5月13日凌晨1时许,王某开车回到公司,不久,他拿着一个快递包装盒走到园区内的建筑垃圾房门口。留意到快递盒上留有自己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为了销毁这些个人信息,王某用打火机点燃了快递盒子并将其扔入垃圾房内,可火苗很快就熄灭了。随后,王某又点燃了随身携带的一张废纸,扔到垃圾房中,直到看见快递盒已经完全燃烧,才转身回到办公室。不久王某驾车离开了园区,在路过垃圾房时,发现整个垃圾房都已经燃烧起来,火势非常大,但心中恐惧的王某没有报警或通知物业,反而是驾车匆匆离开了现场。幸运的是, 10分钟后,园区保安发现了火情并及时报警。
据承办的检察官介绍,此次火灾造成垃圾房部分被烧毁,上方电缆被烧坏,直接经济损失2万余元。由于扑灭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火灾发生在深夜,垃圾房周围两米均为绿化带,五米开外就是居民区和办公楼,一旦火势蔓延,很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被告人王某已经发现火势变大却没有及时报警,反而驾车离开,其行为事实上放任了火情的蔓延。因此,检察官认为被告人王某以放火方式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其行为已构成放火罪。日前,静安区检察院以放火罪对王某提起公诉。
在此,检察官也要提醒广大市民,个人信息固然要保护,但防火意识更是关系众人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切勿轻视防火安全。一旦发现火情,应当迅速拨打119,及时控制火势,以免酿成火灾,造成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