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娱乐

以案说法
 
“官方认证”有猫腻 两男子涉嫌合同诈骗罪被诉
 
日期:2016年09月28日    作者:宝剑    字号:
  

在很多人看来,“官方认证”应该是信誉与品质的保证。然而,部分犯罪分子正是利用这种心理,以“官方认证”为幌子,骗取他人钱财。日前,宝山区检察院以涉嫌合同诈骗罪对刘海、王洋两人提起公诉。

一日,陈先生接到一个自称上海某网络科技公司业务员吴海的电话,吴海在电话中告知陈先生,有公司欲以300万元的高价收购陈先生持有的“消防管件”网络关键词,邀请陈先生到其公司面议详谈。陈先生内心一盘算,其注册“消防管件”关键词也就花了56千元,现在有人高价收购,不禁心动,遂赶紧从山东赶至上海,然而等待陈先生的不是一笔包赚不赔的买卖,而是吴海、王洋两人设下的诈骗陷阱。

陈先生到上海与业务员吴海、及收购关键词的公司老总三方洽谈,该老总在电话中表示愿以300万的高价收购其持有的“关键词”,但前提是需先在吴海所在的网络科技公司注册“官方认证”、“政府认证”等服务项目。陈先生斟酌下来,让“关键词”注册“官方认证”的要求似乎合理,而且这套认证服务算下来十几至二十来万,比起300万的收购费,自己仍是稳赚,于是同意了。陈先生花了近16万元人民币买了该公司的“官方认证”等服务项目,但最终,收购的事项却再也没有下文了,陈先生才意识到自己是被骗了。

据吴海、王洋供述称,整个诈骗有流程和分工,其操作流程主要分三步:“谈单手”、“炒作”、“三方协议”。其从网上或他人手里收购持有网络关键词的客户资料,然后按照先前制定好的“话术”,即相对固定的说话套路和客户交流“谈单”。接下来就是“炒作”,安排几个比较成熟、能随机应变的业务员打电话,假扮大公司的老总,要高价收购客户持有的关键词,目的就是让客户做其公司的产品,例如“官方认证”、“政府认证”、“无线网址注册”等服务项目,让客户觉得做完公司产品之后有人要高价收购。最后,获取客户信任后则签订“三方协议”,由客户(卖方)、假扮公司老总的业务员(买方)、公司三方签订一个买卖协议,在协议里面写清交易成功的话由公司收取5%-10%的中介费。而这一整套流程中,收购关键词的公司老总是假的,而所谓的“官方认证”就是一张电脑打印的纸,附一张证书,把客户的这个关键词上传到一个网站上去,可以让这个关键词在网上的搜索引擎内被找到,实质也是假的。犯罪分子为增加可信度可谓是布置周密,就连假扮老板的电话都提前换成外地手机号码。而像陈先生这样的受害者不在少数,多人被骗十多万至二十多万人民币不等。

经审查,检察机关认为,吴海、王洋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其行为均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五)项、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合同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检察官提醒:如今,各种诈骗套路层出不穷,如本案中,其有详细的说话“剧本”,甚至有程序化的流程与细致的分工,但是不管前情如何发展,万变不离其宗的是骗取钱财最后一步,所以当涉及钱财事项时,勿被一些所谓的利益、回报蒙蔽,请千万保持理性及谨慎。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盛世娱乐-盛世娱乐开户-盛世中华娱乐城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的屏幕分辨率和6.0以上版本的IE来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