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6月的一天,上海市嘉定公安分局接到河北廊坊市公安局电话通报,称嘉定区有一个昵称为“太阳花”(化名)的QQ号曾在网上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嘉定分局菊园派出所接报后立刻受理此案。
经侦查,该QQ号使用人为张凤(化名),民警很快将其传唤到案。在民警的询问下,张凤承认她为了招揽公司业务确实在网上以3000元的价格购买了数万条学生及家长个人信息的事实。令人惊讶的是,直到被民警传唤至派出所,张凤才知道原来的自己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当日,嘉定公安分局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将张凤刑事拘留。日前,此案已移交嘉定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公司经营不善试图购买学生信息作推销
张凤2006年来到上海打工,现经营一家文化有限公司,主要是销售一款英语学习软件。学生购买软件后,会得到老师一个月的指导,之后学生每月还有两至三次接受检查和指导的机会,家长也可在放学后或休息日将孩子送到张凤的公司里由老师指导学习。
虽然设想很好,但实际上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到了2016年5月,张凤发现前来购买学习软件的学生越来越少,也没有多少学生再来公司里接受指导,购买了软件并且还在使用的学生不到30个。眼看着公司进账越来越少,张凤心里着急,公司每天都要开销,外聘的指导老师也需要支付薪水。长此以往,公司很快就要经营不下去了。
就在这时,张凤忽然想起4月份的时候,她曾收到的一条短信,称对方有学生信息可以出售,如果需要购买就QQ联系。当时张凤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此刻却觉得不妨一试,如果真能拿到学生和家长的电话,可以通过打电话来推销学习软件,或许可以“挽救”一下公司的业绩。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张凤翻出了之前的短信,加了对方为QQ好友,通过QQ和对方联系上了。
法制意识缺失网上交易公民个人信息被起诉
互加了QQ之后,对方直截了当地询问张凤想要哪些信息、需要多少。因为张凤的公司所销售的英语学习软件主要是针对小学生,所以她提出要几所小学的学生信息,对方一口答应下来。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对方最终答应以3000元的价格将十所小学的学生及家长信息(包括姓名、学校名称、联系方式等)卖给张凤。
但毕竟这样的网上交易没有保障,张凤还是有些迟疑。对方看出了张凤的犹豫,主动发送给她部分学生信息。张凤收到信息后,与接受培训的学生的信息作了比对。之后张凤将钱款汇给对方,对方将剩余的学生信息发送至张凤邮箱。
虽然张凤拿到了大量的学生及家长的个人信息,但事与愿违,她先后抽取了十几个学生家长电话推销软件,都没有成功。不仅如此,不久之后卖信息给她的人在河北被抓获,河北警方在侦查过程中,发现张凤与此人的交易,河北廊坊市公安局随即电话通报上海市嘉定公安分局。直到民警将她带回派出所,张凤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我不知道在网上购买他人个人信息是违法的”,到案后她后悔不已,但为时已晚。
(本文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检察官说案:
犯罪嫌疑人张凤违反国家规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在本案中,张凤没有意识到她这种买卖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已触犯法律,法律常识的缺失是造成她这种行为的根源之一。希望经此一事,张凤可以引以为戒,提高自身法律意识,以法律为准绳约束自己的行为。
虽然此案中并没有造成他人实质的经济损失,但在网络上售卖他人个人信息的方式,甚至涉及更为私密的信用卡、身份证信息的不乏其例。市民群众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应该加强,在填写个人信息的时候要更加谨慎小心,以免被不法分子趁机而入,造成损失。
|